我市完善招投标领域投诉处理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1日     浏览次数:1083次

                           36个部门贴出投诉指南
  过去,因工作机制不健全,对招投标有异议的市场主体和群众常常面临找错职能部门、投诉要件不齐、超过投诉时限等投诉“无门”的情况。自全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开展以来,市发改委联合多部门聚焦该工作短板,通过健全投诉受理服务指南,及时受理核查市场主体及群众投诉,不断完善招投标领域投诉处理长效机制。

  “投诉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投诉。”近日,记者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上看到,《资阳市交通运输局招标投标投诉受理服务指南》中,详细列出了投诉受理范围、内设机构、联系方式、投诉主体、受理要件、办理时限等内容,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投诉指明了路径。

  “我市招投标工作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间职能划分明确,市场主体和群众投诉时,面临一定难度。”市发改委法规科副科长王远洋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今年,他们牵头全市36个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制定完善了投诉受理服务指南,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及部门网站集中公示。

  除清楚告知外,我市还加快了线索问题受理核查速度。对收到的线索及问题及时受理核查,组建联合专案组协作办案,发现涉嫌串通投标、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借用资质挂靠投标等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转办和移交。今年,全市共立案查处串通投标案件11起,移送起诉7人,进一步维护了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来源:资阳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