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双门户” 激活“新引擎” 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9日     浏览次数:1046次

                        —— 抓项目促投资促发展资阳这么干

                        位于资阳高新区的中国牙谷科创园。

  1月4日,资阳与中国铁建签署临空高铁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协议,总投资110亿元;

  1月22日,总投资约50亿元的上海韵达(四川乐至)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资阳市乐至县;

  2月25日,韩国现代投资22.3亿元,启动现代商务车二期项目,将其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放在资阳高新区;

  ……

  新年伊始,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资阳。围绕着把项目做大、把产业做强、把招引做活、把环境做优,全市上下积极抢抓“双门户”优势,充分激活发展“新引擎”,跑出了项目招引和落地建设的“加速度”。

  抢抓“双门户”

  干字当头做实项目支撑

  “资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四通八达,在电商物流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月22日,在上海韵达(四川乐至)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上,上海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陈立英分享了选择资阳的理由。

  资阳地处成渝之间,既是西迎成都、东接重庆的“双门户”,又是“极核”“主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委大力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支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大幅提升了资阳的战略位势,拓展了资阳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开放路径。

  “我们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十四五’规划‘七新五高’目标,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阳新胜利,归根结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2月25日,全市抓项目促投资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执行落实年”动员大会后的第一个全市性会议,市委书记廖仁松再次强调了全市上下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持久动力。

  去年7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抓项目促投资百日大会战在资阳掀起。由此,一场场签约仪式密集铺开,一个个项目相继落户,借力百日大会战,全市上下“干”字当头大抓招商引资、“实”字当先力推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投资实现新突破、见到新成效。

  2020年,资阳新签约项目148个、投资总额1428亿元,创造了近年新高。今年年初的市委经济工作会对今年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首先提出的就是要在项目投资促进上攻坚突破,聚焦“执行落实年”,这份抓项目促投资的激情与干劲持续高涨。

  以规划锚定项目、以项目拉动投资、以投资增添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成熟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沿着这一清晰思路,资阳正以实实在在的投资增量拉动经济增长。

  今年1至2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6亿元、增长36%,增速居全省第一位。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超目标计划17.6个百分点,28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超目标任务2.7个百分点。

  借“机”再启航

  激活同城化发展“新引擎”

  今年3月以来,轨道交通资阳线资阳各站点陆续开始封闭施工。“这下终于开工了,以后可以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出行了,我们真的就融入成都都市生活圈了。”施工围挡外,不少资阳市民议论纷纷,通过封闭施工的公告推算着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开通日期。如市民所言,轨道交通资阳线拉近了成资两地的时空距离,“工作在成都、生活在资阳,工作在资阳、生活在成都”的美好愿景将变为现实。

  轨道交通资阳线开工标志着成资同城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于资阳来说,贯彻国省战略部署,融入新发展格局,成资同城化是重要支撑和牵引。资阳坚定成资同城化战略支撑,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形成更多看得见的形象进度、可感知的发展变化。

  近两年来,成资共实施395个同城化重点项目(合作事项),从试点探索走向全面铺开,从道路交通延伸至社会民生各个领域,成资同城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天府国际机场通航在即,作为资阳融入成都都市圈的桥头堡,成资同城化的核心区,资阳临空经济区也将借“机”启航。

  2021年上班第一天,资阳签下110亿元大单,携手中国铁建共同建设集科研文教、康养休闲、综合服务、现代物流、交通枢纽于一体的高铁新城,打造资阳新兴增长极、成都东部空铁公枢纽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

  临空经济区白纸作画,实现高质量发展,更要抓住项目这一首要路径和第一抓手。如今,借着天府国际机场的荣光,越来越多的客商用“火眼金睛”瞄准了这块热土,航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电商物流、旅游康养等企业正与临空经济区密切洽谈,谋划在此落地布局。

  闻“机”起舞,临空产业新城建设更是一派如火如荼。来到临空经济区,汽车沿着“口”字形干道绕行一周,所到之处已是畅行无阻。作为临空经济区产业引进、研究、孵化的重要基础,临空经济区产业孵化中心计划在今年3月底达到入住条件,标准化厂房将在年内交付首期5万平方米。一旁的临空基础教育建设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钢筋切割和绑扎,挖掘机在深坑中持续作业,新建的川师大附小、附幼将在今年8月底竣工交付。与此同时,人才公寓、临湖国际社区、邻里中心、五星级标准酒店也正开足马力加快建设。

  聚力抓落实

  锚定目标提速争先开新局

  翻开《资阳市“2021执行落实年”抓项目促投资工作实施方案》,抓项目推进落地摆在了突出位置。全市细化分解了重点项目目标任务,实行“推进台账、问题台账、落实台账”三账合一,全程跟踪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同时,充分运用重点项目“红黄牌”警示、季度成果“红黑榜”排名、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督促项目责任落实。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责问效督促项目落地落实。目前已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挂联领导,将确保2020年纳入省级平台督办项目实现履约率90%、开工率80%、资金到位率30%以上,其他项目实现履约率80%、开工率60%以上。

  3月16日,在资阳高新区的成渝电气连接器创新创业园,现场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正在进行钢筋切割,项目已有3栋厂房实现主体封顶,预计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与此同时,位于资阳市雁江区的安井食品二期项目工地上,多数工人已转入室内,开展装饰装修作业,项目整体工程大约6月底至7月初达到完工条件,计划在今年8月全面投入生产。

  行走于春日的资阳大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绝不允许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沿着这一目标,全市上下正按照“执行落实年”工作要求,紧盯项目签约后的注册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等,按照时间节点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快把国省战略势能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发展实效,资阳也正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更宽领域寻求合作、集聚资源。

  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围绕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全面梳理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瞄准“一带一路”重点国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等重点地区,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配套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通过“春季冲锋”“夏季攻坚”“秋季冲刺”“冬季决战”行动,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全市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500亿元,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30亿元以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项目建设争朝夕。锚定目标任务,全市上下正按照“执行落实年”工作要求,坚持干实事、务实功、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奋力开创抓项目促投资工作新局面,朝着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目标砥砺前行。

 

                                              来源:资阳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