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成立的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是成资科技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中心致力于将成都理念、成都资源向资阳延伸,扮演着成资科技协同发展的“红娘”角色,为资阳市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牵线搭桥。
在资阳高新区中国牙谷四川秀顿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三车间,2台双星真空动力混合机正在生产光固化临时冠桥树脂。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口腔产品主要用于牙齿修复时的临时佩戴,能保护牙齿不再磨损,生产技术和生产配方都来自韩国,单支零售价超过200元。目前,国内生产该产品的,只有这家公司。
在中国牙谷的四川华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条自动化的机械灌装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该公司生产的氯己定含漱液,去年销售额达到520万元。
记者了解到,以上两家公司都隶属于华光口腔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专门从事口腔相关设备耗材批零兼营的连锁大型企业,在中国牙谷内有9家生产经营企业和2家管理公司,产品种类占牙谷口腔制品总量的60%左右。而这些产品全都统一在旗下四川牙易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拥有62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20余项产品专利。同时,还有50余项产品专利正在申请中,是一个十足的高科技知识型企业。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在向研发型企业转型的路上,也面临着政策不了解、对接不到技术研发机构、技术转移转化流程不熟等短板和弱项。得知企业困难后,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派专家进驻华光口腔,开展诊断并提供培育式的服务,针对企业在申请过程中欠缺的项目进行培育、提升,助其达到国家的申报标准。2020年12月5日,华光口腔成功申报四川省口腔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启了转型研发的希望之门。
据了解,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成都市科技局和资阳市科技局联合建立,由成都科技服务集团运营,通过借力成都弥补我市科创资源少、底子差以及科技服务严重不足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以专业技术经纪人的身份为成资两地的科技型企业牵线搭桥、互通有无,有效破除政策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挖掘和培育重大协同创新项目,加速成资科技合作项目和科技成果在资阳落地转化,目前已初见成效。
来源:资阳日报